Dev

微服务应用

Malagu 框架提供的微服务解决方案是 Serverless 优先的,更加贴合 Serverless 场景。

当我们着手开发一个新项目的时候,单体和微服务架构该如何抉择?对于创业团队来说,更倾向于先采用单体架构来试错,商业模式验证成功后,再根据业务规模的增涨逐渐演进到微服务架构,从而解决单体架构带来的臃肿、可维护性等等问题。

目前,微服务的落地方案有很多,也相当成熟,比如像 Spring Cloud、Dubbo 等等的微服务框架。而 Malagu 提供的微服务解决方案是 Serverless 优先的,更加贴合 Serverless 场景。

Serverless 让微服务框架的实现变得更加轻量,框架的使用更为简单,而当我们在使用传统微服务框架部署在 Serverless 平台上的时候,我们会发现传统微服务框架过于臃肿,很多在传统服务器架构上很有用的功能,被 Serverless 底层给实现并透明掉了,让开发者无需关心。比如服务注册与发现、健康监控、日志、运维等等。

微服务架构图.svg

特征

Malagu 框架提供的微服务解决方案有如下特征:

  • 轻量级: 没有依赖第三方微服务模块
  • 简单: 与普通后端服务开发风格保持一致,开箱即用,零学习成本
  • 平滑切换: 单体无缝切换为微服务
  • 统一: 前端与 BFF、BFF 与 微服务,微服务与微服务采用统一的 JSON RPC 通信协议
  • Serverless 优先

初始化微服务项目

Malagu 框架提供了一个微服务开发模板 microservice,基于该模板,我们可以快速初始化一个微服务项目,当然,我们也可以创建 monorepo 风格的项目,管理多个微服务项目,可以选择模板 multi-component 。初始化微服务项目命令如下:

# 初始化一个项目名称为 user-service 的微服务项目
malagu init microservice -o user-service

微服务项目目录结构如下:

.
├── README.md
├── malagu.yml                   # 配置文件
├── package.json
├── src
│   ├── common
│   │   └── welcome-protocol.ts  # 接口定义
│   └── node
│       ├── module.ts            # 模块定义
│       └── welcome-server.ts    # 接口实现
└── tsconfig.json

开发微服务

  1. 定义接口:
// 方式一
export const WelcomeServer = "WelcomeServer";
// 方式二
// export const WelcomeServer = Symbol('WelcomeServer');

export interface WelcomeServer {
  say(): Promise<string>;
}
  1. 实现接口
import { WelcomeServer } from "../common/welcome-protocol";
import { Rpc } from "@malagu/rpc";

@Rpc(WelcomeServer)
export class WelcomeServerImpl implements WelcomeServer {
  say(): Promise<string> {
    return Promise.resolve("Welcome to Malagu");
  }
}

调用微服务

方式一: 使用配置文件定义微服务端点

import { WelcomeServer } from "user-service/common/welcome-protocol";
import { Autorpc } from "@malagu/rpc";
import { Component } from "@malagu/core";

@Component()
export class A {
  @Autorpc(WelcomeServer)
  protected welcomeServer: WelcomeServer;
  say(): Promise<String> {
    return this.welcomeServer.say();
  }
}

定义微服务端点:

malagu.yml
malagu:
  rpc:
    endpoint: # endpoint 的 key 需要与 @Autorpc 参数的字符串值保持一致
      WelcomeServer: http://abc.com/api/WelcomeServer # 若以方式二定义接口: http://abc.com/api/Symbol(WelcomeServer)

方式二:@Autorpc()参数中直接定义微服务端点

import { WelcomeServer } from "user-service/common/welcome-protocol";
import { Autorpc } from "@malagu/rpc";
import { Component } from "@malagu/core";

@Component()
export class A {
  @Autorpc("http://abc.com/api/WelcomeServer")
  // 若以方式二定义接口: @Autorpc('http://abc.com/api/Symbol(WelcomeServer)')
  protected welcomeServer: WelcomeServer;
  say(): Promise<String> {
    return this.welcomeServer.say();
  }
}

微服务端点规则

使用 Malagu 开发的微服务的端点规则为:域名/路由前缀/**RPC 前缀**/**服务标识**。其中:

  • 默认路由前缀(malagu.server.path)为 /
  • 默认 RPC 前缀(malagu.rpc.path)为 api
  • 服务标识一般定义为接口名称,比如 WelcomeServer

微服务端点占位符

如果使用 Malagu 框架开发的微服务,端点的格式是统一的,为了简化微服务端点的配置,框架提供了两个占位符:

  • {rpcPath}:表示的值为:路由前缀/**RPC 前缀**
  • {serviceIdentifier}:表示的值为 服务标识

在微服务调用的方式一中,配置文件还可以如下配置:

malagu.yml
malagu:
  rpc:
    endpoint: # endpoint 的 key 需要与 @Autorpc 参数的字符串值保持一致
      WelcomeServer: http://abc.com{rpcPath}/{serviceIdentifier}

使用默认端点进一步简化配置:

malagu.yml
malagu:
  rpc:
    defaultEndpoint: http://abc.com{rpcPath}/{serviceIdentifier} # 只要你的微服务部署在同一个域名下

微服务认证

Malagu 框架提供了一个接口 ClientConfigProcessor,该接口定义如下:

import { AxiosRequestConfig } from "axios";

export const ClientConfigProcessor = Symbol("ClientConfigProcessor");

export interface ClientConfigProcessor {
  process(config: AxiosRequestConfig): Promise<void>;
}

框架把 HTTP 请求的配置参数传递给该接口的实现,通过该接口的实现,我们可以自定义 HTTP 请求配置参数,从而把我们的认证信息带上。

如果我们采用的是简单认证,框架提供了一个配置属性malagu.rpc.client.config。配置示例如下:

malagu.yml
malagu:
  rpc:
    client:
      config:
        auth:
          username: abc
          password: 123

除了上面的配置属性,AxiosRequestConfig的其他属性都可以通过malagu.rpc.client.config配置。

请求合并

无论是前端与后端,还是后端与后端之间的 RPC 调用,都支持请求合并。请求合并在高并发情况下,会有较大的性能优化,提供应用对高并发场景的更好支持。同时,因为请求合并,大大减少了请求数量,从而减弱了网络延迟的影响。另外,在 Serverless 场景下,请求合并,可以极大减少冷启动的概率,尤其对那些云厂商不支持单实例多请求情况更为有效。如果我们的并发度很低,不建议开启请求合并功能。

请求合并功能默认是关闭的,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开启,配置如下:

malagu.yml
malagu:
  rpc:
    merge:
      enabled: true

其他配置:

malagu.yml
malagu:
  rpc:
    merge:
      timerDelay: 35 # 35ms
      maxLength: 5242880 # 5MB
      maxCount: 100
  • timerDelay:请求时间延迟,默认为 35 毫秒,会推迟首个请求发送时间,从而等待其他请求进行合并
  • maxLength:请求合并的最大请求体内容长度,默认为 5MB,当请求体内容长度即将超过最大长度时,就算时间延迟还没到,也会提前发送合并的请求。该配置对 Serverless 场景很友好,大部分 Serverless 平台限制大小请求体内容长度为 6 MB,所有该最大长度配置最好不要超过 6 MB
  • maxCount:最大请求合并的个数,默认为 100 个

Copyright © 2024 Zero (github@groupguanfang) 粤ICP备2023102563号